云南省2021年血吸虫病风险监测

作者:沈美芬; 杜春红; 宋静; 王丽芳; 孙佳昱; 陈春琼; 冯锡光; 张宗亚; 江华; 周济华; 董毅*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 2023, 23(02): 157-161.
DOI:10.13604/j.cnki.46-1064/r.2023.02.10

摘要

目的 评估云南省血吸虫病潜在传播风险,为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血吸虫病疫情流行态势,以及可能导致血吸虫病疫情的社会和环境变化因素等,2021年云南省选择3个省级和15个县级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每个县(市、区)具有代表性的1~3个疫区村作为监测村。通过查阅收集监测村血吸虫病常规疫情监测资料,结合钉螺和野粪调查等风险监测,综合分析各监测村血吸虫病传播扩散风险,对阳性钉螺、阳性野粪、居民感染、活螺平均密度、有螺框出现率等5项敏感指标进行风险等级评定。结果 全省18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中7个属于传播阻断有螺县,其余均为消除县。在32个监测村共调查钉螺152 447框,其中有钉螺3 043框;捕获钉螺15 895只,其中活钉螺15 727只;累计查出有螺面积58.87 hm2,钉螺复现面积34.19 hm2,有螺框出现率2.00%,活螺平均密度0.103 2只/0.11 m2;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未发现阳性钉螺。在14个流行县(市、区)的27个监测村中共捡获野粪1 374份,来源以牛、狗、羊、马属动物、猪等为主,全部为阴性。疫情传播扩散风险评估,洱源县永乐村和永胜村,楚雄市智明村为Ⅱ级风险,其余均为Ⅲ级。结论 云南省血吸虫病传播风险较低,但传播扩散风险仍然存在。应加强风险监测,加大查灭螺力度和家畜的有效管理,才能持续巩固防控成果。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