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构过程也是现代性在乡村扩张的过程。现代性因素一方面打破乡土社会传统,改变既有社会结构,另一方面也在创造着新的传统,形成新的结构和价值理念。体现在农民身上的则是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双重理念的"矛盾共生"情态。这其中既有积极的方面,如个体的主体性和自我意识、经济理性、民主意识等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的生长,同时也有消极的方面,如拜金主义、攀比意识等行为取向;既有对自我、个性与权利的过分追求,也有国家观念、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日渐淡薄。这是现代性在乡村社会"非均衡"扩张所致的一种"悖论"。乡村现代性的成长为基层社会走向多元治理提供了主体资源和理念支撑,但又因其"裂变"和"非均衡性扩张"而使基层治理陷入困境。而治理困境摆脱有赖于乡村现代性的更好成长,以及个体农民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共性和公德意识的加快建构。
-
单位上海财经大学;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