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价聚左旋乳酸(PLLA)可吸收接骨板应用于下颌骨骨折内固定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1月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口腔颌面头颈外科收治下颌骨骨折患者54例,男性31例,女性23例;年龄15~65岁,平均41.4岁。根据所选固定材料不同分为接骨板组(25例)和钛板组(29例),接骨板组采用PLLA可吸收接骨板固定,男性11例,女性14例;年龄15~52岁,平均37.2岁;钛板组采用传统金属钛板固定,男性20例,女性9例;年龄22~65岁,平均45.6岁。观察两组术后1、2~4周伤口恢复、血常规、咬合关系恢复情况及术后3个月的咀嚼效能,同时观察术后1年骨折线消失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周伤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感染现象,复查血象均无异常,大部分患者咬合关系恢复良好,PLLA可吸收接骨板未出现断裂现象。术后4周拆除颌间牵引时,测定两组患者咀嚼效能,接骨板组低于钛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咀嚼效能差异以及术后1年骨折线均消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LA可吸收接骨板应用于下颌骨骨折,固定强度好,可自行降解,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并且可免除患者二次手术的痛苦及术区相关神经的风险。但对骨折断端移位过大、复位困难者,可在伤后即给予颌间弹性牵引,并在术后增加牵引时间。
-
单位大坪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