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比较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治疗的过程中实施不同机械通气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21年7月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新生儿RDS患儿6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入院先后顺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各33例,研究组采用高频震荡通气治疗,对比组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pH值、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以及并发症(气胸、脑室内出血、慢性肺部疾病、肺出血)发生率以及矫正月龄后智力-运动发育商。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3.94%,高于对比组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95,P<0.05)。研究组患儿pH值、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均优于对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5.15%,低于对比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77,P<0.05)。研究组患儿矫正月龄后智力-运动发育商评分高于对比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实施新生儿RDS治疗的过程中采用高频震荡通气是一种理想的机械通气方式,其效果明显优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