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白内障手术前后瞳孔直径、Kappa角、瞳孔中心位移的变化情况。方法: 前瞻性临床研究。连续纳入2022年3—5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江南院区眼科就诊的白内障患者147例(147眼)。采用视觉质量分析仪测量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明视瞳孔直径(PPD)及暗视瞳孔直径(SPD)、明视Kappa角(PK)及暗视Kappa角(SK)、瞳孔中心位移大小(PCS@S)及瞳孔中心位移方向(PCS@A)。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分析手术前后各指标变化。结果: 手术前PPD、SPD分别为(3.30±0.52)(4.69±0.78)mm, 手术后分别为(3.06±0.52) (4.27±0.76)mm, PPD、SPD手术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12, P<0.001;t=16.61, P<0.001)。手术前PK、SK分别为0.25(0.14, 0.53)、0.30(0.15, 0.52)mm, 手术后分别为0.38(0.24, 0.61)、0.34(0.22, 0.50)mm, 手术后PK增大(Z=-3.52, P<0.001), SK无明显变化(Z=-1.04, P=0.295)。手术前后PCS@S分别为0.10(0.05, 0.13)、0.06(0.04, 0.10)mm, 术后小于术前(Z=-3.78, P<0.001)。手术前后PCS@A分别为138?(76?, 179?)、126?(80?, 164?), 术后顺时针方向变化(Z=-1.76, P=0.042)。手术前后SK和SPD之间、PK和PPD之间均无相关性(均P>0.05)。术前、术后PCS@S与SK均呈正相关(r=0.38, P<0.001;r=0.26, P=0.010), PCS@S与SPD、PPD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 白内障手术后1个月PPD、SPD、PCS@S均减小;PCS@A顺时针变化, 且无论术前和术后, 双眼暗视瞳孔中心均主要位于明视瞳孔中心的上方;PK增大, SK无明显变化。白内障术前选择人工晶状体时应考虑以上改变。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