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静脉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对肠癌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北京燕化医院2017年1月-2022年1月拟接受全麻下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组间匹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麻醉的方式,观察组采用静脉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T0)、麻醉后(TI)、切皮时(T2)及术毕(T3)时刻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术后6h(T4)、术后12h(T5)的痛觉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首次排气、术后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气管插管后5 min(t1)、建立气腹后5 min(t2)、头低脚高位后5 min(t3)和60 min(t4)及气腹放气恢复水平位后5min(t5)5个时间点的驱动压(DP)。检测术前,术后24h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和白细胞介素-6 (IL-6)浓度以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皮质醇(Cor)的含量及5个时间点的DP。结果:经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T0、T1、T2及T3时刻的HR、MAP、SpO2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单位时间内丙泊酚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t=8.305,P<0.05),首次排气、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7.978,t=9.141;P<0.05);观察组T4、T5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10.033,t=9.071;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13.78,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不同时刻DP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5.765,F=448.108;P<0.05),且两组t2、t3、t4及t5时的DP均明显高于t1=10.59±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5.765,P<0.05),观察组t2、t3及t4时的D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17.69±2.12,t3=20.16±2.06,t4=20.06±2.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650,t=14.339,t=0.738;P<0.05);术前AngⅡ、Cor、TNF-α及IL-6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观察组患者血清AngⅡ、Cor、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01,t=3.790,t=5.779,t=6.154;P<0.05)。结论:静脉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应用于腹腔镜肠癌根治术患者,可有效维持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麻醉药的用量,缩短首次排气和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疼痛、应激和炎症反应,且改善了呼吸功能。

  • 单位
    北京燕化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