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春秋时期,王室日卑,诸侯争霸,天下失序,诸夏和戎狄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在秦穆公称霸西戎的压力下,居住在瓜州的姜戎、允姓戎被迫东迁,姜戎臣服于晋,迁于晋之南鄙,允姓戎东迁后分为两支,一支迁到伊川,以原居住地命名为陆浑戎,一支迁到上洛以东至陆浑一带,因在河以南、山以北(山北水南为阴),故号称阴戎。姜戎东迁时间约在晋惠公被秦放归(公元前645年)后不久;陆浑戎、阴戎东迁时间为公元前638年,陆浑戎首领为子爵,公元前525年被晋所灭,编为九州(五州为一乡),故改称九州戎,其存续时间达113年。姜戎、允姓戎的东迁,既是秦晋大国博弈、妥协的结果,也是华戎互动的产物。经考证,伊川徐阳墓地春秋时期墓葬应属于允姓陆浑戎遗存。徐阳墓地所出五鼎四豆、陪葬车马坑、镈钟、石磬、玉圭等礼器体现了陆浑戎深受周礼影响,其随葬的马牛羊头、蹄骨也保持了戎人特色;姜戎、陆浑戎等应是畜牧部族,而非游牧部族。姜戎、陆浑戎逐渐融入晋国,体现了春秋时期华戎之间的互动以及部分戎人的华夏化,这对于研究早期民族迁徙和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