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乡村的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着剧烈的转型,乡村空间正历经着前所未有的重构。傣族村寨是兼具文化性、社会性与地方性的有机空间系统,在现代性的影响下逐渐从封闭、稳定和同质走向了开放、动态和多元。文章尝试从不同维度来解析傣族村寨的物质、社会、文化空间的形成机理以及其在现代性的综合作用下的互动与变化机理,研究发现:(1)原始宗教和佛教双重信仰体系下形成的傣族文化观、空间观组成了严密的社会文化逻辑,界定了傣族村寨的整体空间形态与边界范围,并形塑了傣族村寨的街巷、院落空间与民居形态。(2)宗教组织、家族亲缘、家庭血缘与非正式组织是维系傣族村寨社会空间形态的四个层次,而现代性加速了社会空间中各层次之间要素的置换与流动,导致傣族村寨的乡土社会与空间呈现出原子化、碎片化的状态。(3)传统傣族以个体"在场"的形式在族内、族间展开精神、记忆的交流,从而建构了传统的村寨文化空间,而新兴的信息传播方式将城市文化等引入到傣族传统文化空间,使得傣族村寨的文化空间发生了延展。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