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提高乡村教育质量,需要不断正视乡村学校所面临的空间挑战。本研究从空间社会学角度切入,采用“作为观察者的参与者”研究身份,以主次与方位的观察程序对乡村小规模个案学校进行时长六个月的田野考察。基于空间三维理论框架,本研究发现在“空间的实践”中,教育城镇化浪潮下乡村小规模学校逐步呈现空间阻隔、管控严格和校舍闲置的物理性空间特征。在“空间的表征”中,叠加形态下教室空间内教师依旧执着秉持聚合性惯习,校园空间中出现偶发性空间优势使用策略,乡村空间里存在着消极认识观念的符号性空间特征;在“表征的空间”之中,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在自我、师生与同伴的教育关系中交织呈现消极、纵容和竞争虚设的空间发展态势。要实现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治理优化,需要将空间资源作为治理的突破点,不断革新教师传统空间认知观念,充分重视空间资源与空间创造,并最终构筑乡村小规模学校良性共生关系。
-
单位教育学院; 北京体育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