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对颈型颈椎病炎性痛痛阈值及血清、背根神经节(DRG)TNF-α、IL-1β、IL-6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可能的镇痛机制。方法 40只6月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触摸组、推拿手法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触摸组、推拿手法组采用无创颈型颈椎病动物模型制备方法造模。触摸组和推拿手法组在造模成功后分别施以推拿手法及触摸手法,每日1次,每次10 min,连续干预18 d,空白组、模型组不予任何推拿手法及触摸手法。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完成时和治疗后采用神经电生理仪检测4组家兔痛阈值,并于造模后第2天和治疗结束第2天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1β、IL-6的浓度。治疗结束第2天处死家兔后,用ELISA法检测兔DRG中TNF-α、IL-1β、IL-6的浓度。结果造模结束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触摸组、推拿手法组痛阈值均明显降低(P<0.05),血清TNF-α、IL-1β、IL-6的浓度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推拿手法组较模型组和触摸组痛阈值升高(P<0.05)。模型组、推拿手法组、触摸组血清及DRG中TNF-α、IL-1β、IL-6的浓度较空白组明显提高,推拿手法组较模型组和触摸组低(P<0.05)。结论推拿手法可改善颈型颈椎病炎性痛疼痛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表达水平有关。
-
单位湖州市南浔区人民医院; 福建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