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3种人工林树种地上生物量分配特征及区域差异

作者:陈小花; 陈宗铸*; 雷金睿; 李苑菱; 吴庭天
来源:热带作物学报, 2019, 40(04): 815-821.
DOI:10.3969/j.issn.1000-2561.2019.04.028

摘要

以海南岛7个市县分布的马占相思、橡胶和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探讨了3种人工林树种的地上生物量分配特征及区域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3种人工林树种的地上总生物量分配比例基本遵循干材>树枝>树叶>干皮的模式,树干占绝对优势;(2)基于胸径大小一致,热带地区不同区域内人工林树种地上总生物量差异明显,其中马占相思地上总生物量范围在51.06~179.25 kg之间,白沙值最大,橡胶树地上总生物量范围在48.42~173.15 kg之间,陵水值最大,桉树地上总生物量范围在43.06~228.11 kg之间,儋州值最大;(3)同一树种在不同市县的生物量分配比例差距悬殊,其中马占相思树干生物量占地上生物量的48%~78%,橡胶树树干生物量占地上生物量的35%~78%,桉树树干生物量占地上生物量的48%~85%,树干生物量贡献力度越大其地上生物量会相应增加。本研究结果为热带地区人工林资源的合理经营和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