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抗肿瘤药物配制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于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PIVAS应用于抗肿瘤药物配制质量中的各个环节,比较实施前(2018年1月~2018年6月)、实施初期(2018年7月~2018年12月)以及实施稳定期(2019年1月~2019年6月)的相关工作指标(审方时间、配置时间、排药时间、周转天数、失误和发现不合格医嘱)、肿瘤用药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前抗肿瘤用药调配数12 688次,实施初期13 469次,实施稳定期13 885次。实施初期、实施稳定期的审方时间、配置时间、排药时间和周转天数与实施前比较明显较少,且实施稳定期与实施初期比较明显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实施初期和实施稳定期的失误率分别为0. 2%和0. 1%,与实施前的0. 46%比较明显较低,且实施稳定期与实施前比较明显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实施初期、实施稳定期的发现不合格医嘱率分别为0. 1%和0. 0%,与实施前的0. 2%比较明显较低,且实施稳定期与实施前比较明显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共对114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实施初期、实施稳定期的肿瘤用药护理人员满意度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1),实施稳定期的肿瘤用药护理人员满意度优于实施初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实施初期和实施稳定期的总满意度分别为94. 7%和85. 1%,高于实施前的73. 7%,且实施稳定期的总满意度高于实施初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将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应用于PIVAS,提高了抗肿瘤药物配制效率,减少了失误率和不合格医嘱率,有效保障了抗肿瘤药物的用药安全。

  • 单位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