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针刺方案对卒中后抑郁(PSD)大鼠行为学、神经递质及炎性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药物对照组、头针组、腹针组和联合针刺组,每组12只。模型组和各干预组采用Longa线栓法和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UMS)法复合制备PSD模型。药物对照组予氟西汀灌胃,头针组针刺百会、印堂穴,腹针组针刺中脘、关元穴,联合针刺组针刺百会、印堂、中脘、关元穴,连续治疗21 d。分别于实验0 d (造模前)、7 d (CUMS前)、14 d (治疗前)、35 d (治疗后)进行Longa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体质量、旷场试验、糖水偏好实验。实验35 d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干扰素-γ (INF-γ)、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浓度。结果 实验35 d时,药物对照组和联合针刺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P <0.01),药物对照组、腹针组、联合针刺组体质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 <0.01),药物对照组、头针组、腹针组、联合针刺组水平跨格数、直立次数和糖水消耗量均高于模型组(P <0.05);药物对照组、头针组、腹针组、联合针刺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药物对照组、头针组、腹针组和联合针刺组5-HT、DA、NE明显高于模型组(P <0.01),IFN-γ、TNF-α、MIF明显低于模型组(P <0.01)。联合针刺组5-HT高于头针组和腹针组,IFN-γ、TNF-α、MIF明显低于头针组和腹针组(P <0.01),DA、NE明显高于腹针组(P <0.01)。结论 头针-腹针联合针刺方案可以改善PSD大鼠行为学症状,调节神经递质,调控炎性因子,效果与氟西汀相似。单纯使用头针或腹针也有较好疗效,可以作为次要选择。

  • 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北京按摩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