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气雾剂在狂犬病暴露后伤口镇痛的量效关系,为临床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长沙市第一医院南院门急诊部动物咬伤门诊于2019年6—12月就诊的犬伤Ⅲ级暴露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30例。按利多卡因气雾剂使用的不同剂量及麻醉时间分为:A组利多卡因气雾剂喷雾麻醉伤口1次5 min后处置伤口;B组1次10 min后处置,C组2次5 min后处置,D组2次10 min后处置;比较各组伤口处理前的基础疼痛评分和处理过程中的疼痛评分、伤口处理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C、D组的疼痛评分均低于A、B组,疼痛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03,P<0.05),而A与B组、C与D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qA/B=0.441、qC/D=0.469,P>0.05);A、B、C、D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C、D组伤口处置满意度明显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71,P<0.01)。结论利多卡因气雾剂在狂犬病暴露后伤口局部喷雾麻醉2次作用5~10 min后处置效果最佳,镇痛效果显著,操作简单,安全实用,患者满意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