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ma因子E(SigE)在耻垢分枝杆菌中抗DNA损伤并参与DNA损伤修复调控

作者:唐佳玲; 李智颖; 卢楠; 包嘉佳; 唐霞; 司俊卓; 傅慧超; 李安龙; 徐蕾; 杨春; 何永林*
来源: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23, 39(02): 144-152.
DOI:10.13423/j.cnki.cjcmi.009575

摘要

目的 探讨Sigma因子E (SigE)在耻垢分枝杆菌(MS)中抗DNA损伤的作用及其参与的DNA损伤修复调控机制。方法 克隆耻垢分枝杆菌SigE基因到质粒pMV261构建重组pMV261(+)-SigE质粒,插入序列测序验证。重组质粒被电转化入耻垢分枝杆菌构建SigE过表达菌株pMV261(+)-SigE/MS,Western blot法检测SigE的表达。含pMV261质粒的耻垢分枝杆菌作为实验的对照菌株。培养菌株,测定吸光度(A600)值监测两组菌株的生长差异。通过菌落形成单位(CFU)计数法检测两种菌株在紫外线、顺铂(DDP)和丝裂霉素C(MMC)三种DNA损伤剂作用下的存活率差异。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分枝杆菌DNA损伤修复通路并筛选SigE相关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这些基因在两种菌株的表达差异,探究SigE抗DNA损伤的可能机制。结果 成功构建SigE过表达菌株并检测到SigE在耻垢分枝杆菌表达;与对照组相比,SigE过表达组生长较缓慢,更晚进入生长平台期;生存率分析发现过表达菌株对紫外线、 DDP、和MMC三种DNA损伤剂更耐受;生物信息学分析SigE基因与DNA损伤修复基因重组酶A(recA)、单链DNA结合蛋白(ssb)、易错DNA聚合酶(dnaE2)密切相关;DNA损伤剂处理下,SigE过表达菌株的recA、 dnaE2、 ssb等基因的表达水平比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 SigE在耻垢分枝杆菌抗DNA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机制与分枝杆菌的DNA损伤修复调控密切相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