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远”境是山水画艺术空间最为突出的意义表征,在传统山水画章法结构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远”境空间在当代虽然有所取舍、转换发展,但仍然是众多当代艺术家的首选或惯用的表现方式。一、传统“远”境空间秩序的梳理“三远”之法是北宋画家郭熙最先提出的山水画空间表现理论,其在《林泉高致·山水训》中所称“山有三远”,即“高远”“深远”“平远”;后来,韩拙又提出“阔远”“迷远”“幽远”;到了元代黄公望又将“平远”“阔远”“高远”提升到一个高度。对此总称为“六远”法,也就形成了比较稳定的“远”法体系。“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其人物之在三远也,高远者明瞭,深远者细碎,平远者冲澹。明瞭者不短,细碎者不长,冲澹者不大。此三远也。”
-
单位滨州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