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慕课《鲁迅十五讲》精短的讲授时间,促使人思考授课内容的精炼取舍,思考何谓鲁迅世界的关键意义。基于一定的哲学视野,鲁迅本体及一个多世纪以来的鲁迅研究史似可标明鲁迅世界(鲁迅本体与鲁迅研究史)存在一个纵贯"人性(国民性)—社会(历史)—哲学"的三重意义体系。这一三重意义体系有机地包容了鲁迅世界涉及的诸多现象(表象),也能启人惊觉:人类文学中的伟大之作也多会携有"人性(国民性)—社会(历史)—哲学"的三重意义层累。对鲁迅意义的这一体系性提炼亦有助于人们自觉省察自身的文学关照视野,并认知文学经典中可能普遍存在的深层意义谱系。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