刈割和施肥对热研4号王草生物量影响初报

作者:曹启民; 张永北*; 王博; 覃姜薇; 王贵珍
来源:广东农业科学, 2018, 45(10): 50-54.
DOI:10.16768/j.issn.1004-874X.2018.10.008

摘要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刈割时间、刈割次数和施肥量对热研4号王草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热研4号王草在海南夏季6~8月份60 d的生长期内,刈割时间间隔20 d、刈割3次的处理,第2次刈割的鲜草生物量最大,且不受施肥量的影响。但当施肥量为1 563 kg/hm2时的牧草生物量最大,为41 340.10 kg/hm2;刈割时间间隔30 d、刈割2次的处理,除施肥量为3 127 kg/hm2的处理外,第1次刈割均比第2次刈割产量高,且差异显著。在相同施肥量下,就单次刈割生物量和总生物量而言,刈割时间间隔越长、刈割次数越低,鲜草生物量就越大,刈割时间为50 d和60 d之间鲜草生物量差异不显著,而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不同的施肥条件下,在刈割时间间隔40 d时,施肥量为4 690 kg/hm2比施肥量为1 563 kg/hm2的产量显著增加。在刈割时间间隔50 d和60 d时,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产量并无差异。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