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光照周期对脊尾白虾生长、性腺发育以及血淋巴生化成分的影响

作者:庞智予; 刘锦龙; 张瑜; 赵真慧; 柳森; 赖晓芳; 于飞; 高焕*
来源:渔业科学进展, 2022, 43(05): 189-196.
DOI:10.19663/j.issn2095-9869.20210519002

摘要

为探讨不同光照周期对脊尾白虾(Exopalaemoncarinicauda)生长、性腺发育以及血淋巴生化成分的影响,本研究挑选体质量为(0.71±0.05) g、体长为(3.62±0.28) cm的脊尾白虾,在水温23~25℃、盐度22~24、pH 7.8~8.1、光照强度为1000 lx的养殖条件下,测定其在5种光照周期(全光照L、16L︰8D、12L︰12D、8L︰16D、全黑暗D,L表示光照时长,D表示黑暗时长)下的生长、性腺发育以及血淋巴生化成分等相关指标。结果显示,在存活率方面,全黑暗组最高[(86.67±5.77)%],其次为12L︰12D组[(83.33±8.82)%],再次为8L︰16D组[(80.00±3.33)%],3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特定生长率方面,8L︰16D组的特定生长率为(2.49±0.20)%/d,显著高于全黑暗组(P<0.05);在蜕壳率方面,8L︰16D组蜕壳率最高,为(6.96±0.50)次/(尾·d)。性腺指数随光照时间的缩短逐渐增大,在光照时间为8L时达到最高值[(2.37±0.04)%],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8L︰16D组卵巢成熟率为(42.93±4.57)%,显著高于全黑暗组(P<0.05);8L︰16D组卵巢相对长度在实验第30天时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8L︰16D组血淋巴蛋白质和胆固醇浓度显著高于全光照组、16L︰8D组和全黑暗组(P<0.05),与12L︰12D组无显著差异(P>0.05);8L︰16D组葡萄糖浓度显著高于全光照组和全黑暗组(P<0.05),与16L︰8D组和12L︰12D组差异不显著(P>0.05);8L︰16D组甘油三酯浓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研究表明,不同光照周期对脊尾白虾生长、性腺发育以及血淋巴生化成分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8L︰16D是脊尾白虾亲虾促熟和工厂化养殖较为适宜的光照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