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该文围绕少林寺语言景观之汉日翻译,基于语言景观相关理论与尤金·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考察了译文与原文信息是否对等、语言景观翻译与外国读者之间能否构建有效话语交际的问题。其结果表明,少林寺语言景观译文中存在胡译乱译、词汇误译、语法错误导致的信息不对等,以及文化层面上的信息不对等问题,这些问题使语言景观无法发挥其该有的话语交际功能,阻碍了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其原因既有译者语言能力与文化知识缺乏,也有景区语言景观制作者不严谨及政府部门监管不力等。一个高质量的语言景观翻译离不开译者、景区语言景观制作者、监管部门等多方面的协作与努力。
-
单位国际关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