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民族歌剧音乐创作成功的关键在于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心理与欣赏偏好。具体表现为民族歌剧音乐创作与民歌、戏曲音乐的有机融合,特别是以音乐戏剧性的展开吸收传统戏曲板腔体结构为核心特征。这一音乐创作路径萌发于黎锦晖儿童歌舞剧,经延安秧歌剧发展,再至“新歌剧”《白毛女》创制成功方得以基本完成,是歌剧艺术“本土化”的成功实例。“新歌剧”其后被称为民族歌剧,代表了我国歌剧艺术创作的发展水平。对比意义上,“西体歌剧”对应了歌剧进入中国后“在地化”的形成路径。梳理我国西体歌剧、民族歌剧两大类型歌剧音乐创作不同的形成路径,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理解民族歌剧音乐创作特征,推动我国民族歌剧事业进一步的发展。

  • 单位
    南京晓庄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