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东汉魏晋时期发端,一直沿袭到清朝,志怪小说作为一种贴近民间的文学形式不断发展。作为其中的杰出代表,《搜神记》和《子不语》相较于各自时期的其他志怪小说都力求所录之事等真实可靠,这无疑提升了它们的史料价值。我们可以通过透视这两个时代的不同作品,窥探各自时代的民俗信仰;由魏晋时期的佛道神鬼盛行,到清中期的宗教理性,唯心领域在群众心中的地位,因时代变化而损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