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揭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储量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对西藏林芝市巴宜区农田、设施菜地、弃耕地、草地和林地0~10 cm、10~20 cm的土壤总有机碳及高、中、低活性有机碳的含量、储量特征进行了研究,以弃耕地为对照,分析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MI)。结果表明:(1)0~10 cm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总体表现为随着有机碳活性增加,其含量和空间变异呈下降趋势;(2)随土层加深,弃耕地、草地、林地活性有机碳含量的降幅较总有机碳高(P<0.05),活性有机碳对土层变化的响应较敏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0~10 cm活性有机碳含量为草地>林地>设施菜地>农田>弃耕地,自然生态系统更有利于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的提高(P<0.01);(3)活性有机碳储量随活性增加而降低,且自然用地(草地、林地)大于农用地(农田、设施菜地)和弃耕地,ER值与之相反,即随着土地的受干扰程度增强,土壤有机碳库的稳定性下降;(4)3种活性有机碳CMI表现为草地>林地>农田>设施菜地>CK,表明较少有人为干扰的土地利用方式更有利于土壤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