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非肿瘤性门静脉血栓(PVT)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筛选早期预测因子。方法 纳入2021年7月1日—2022年6月30日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肝病科住院治疗的肝硬化非肿瘤性PVT患者50例作为PVT组,随机抽取同期肝硬化无PVT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相关临床资料。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肝硬化发生PVT的影响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影响因素对PVT的预测效能。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蛋白C、蛋白S、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纤维蛋白原、白细胞、血小板、生化指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脾脏切除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治疗史、肝性脑病史、服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NSBB)以及D-二聚体(D-dimer)、血红蛋白和甘油三酯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D-dimer水平(OR=1.120,95%CI:1.006~1.246,P=0.038)、脾脏切除史(OR=9.320,95%CI:2.928~29.665,P<0.001)、肝性脑病史(OR=16.813,95%CI:1.808~156.336,P=0.013)和服用NSBB(OR=3.203,95%CI:1.020~10.051,P=0.046)是P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D-dimer水平升高、脾脏切除史、肝性脑病史、服用NSBB是肝硬化患者非肿瘤性PVT形成的预测因子。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