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医外治法是中医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之一,是指将中药制剂用于患处表面,是一种通过皮肤渗透的中药疗法,相比中药内治法在局部疗效上优势显著。不同的中药制剂发挥不同的疗效,传统的中药制剂主要包括散剂、膏剂、洗剂、町剂、丸剂等。膏剂是中药传统剂型之一,在我国中药历史中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中药膏剂适应证广泛,药力直达病所,具有舒畅经络、消痈散结,行气和血、消肿止痛,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提脓去腐、止血生肌等功效,其因操作简便、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等特点,易为患者及家属所接受,目前广泛应用于开放性骨折术后伤口愈合、痛风、癌性疼痛、肛肠疾病、压疮、糖尿病足等方面。但是对膏剂相关作用机制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还需广泛地开展和跟进。此外,对剂型的命名、功效、制作、使用也需进一步统一化与规范化,以利于更大程度地挖掘和发挥中药的优势。文章将从中药膏剂的起源、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对中药膏剂在我国临床医学领域的发展动态和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为今后临床研究以及中药膏剂在医学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一个重要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