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超声骨密度结果,探讨BPPV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实验组为在北京市仁和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BPPV患者88例,对照组选择年龄、性别匹配且在1年内无眩晕主诉的健康志愿者76例。2组均进行专科检查、眼震视图检查、位置性试验、超声骨密度检查,根据性别、年龄、听力情况分组。结果:1实验组骨密度T值(-2.010±1.658)明显低于对照组(0.3605±0.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实验组骨量减少35例(39.77%)、骨质疏松26例(29.55%)、骨密度下降61例(69.32%),分别高于对照组的骨量减少13例(17.10%)、骨质疏松6例(7.89%)、骨密度下降19例(2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依年龄分层分组,实验组所有年龄层患者的骨密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并随着年龄增长所呈现的骨密度下降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在性别分组中发现,实验组女性T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60岁以后尤其明显。5实验组中骨密度正常的27例患者中听力正常19例(70.37%),听力下降8例(29.63%);61例骨密度下降者中听力正常48例(78.69%),听力下降13例(21.31%)。听力损失与骨密度下降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骨密度高T值是BPPV的保护因素,OR=0.686(P<0.01,CI:1.325.85)。结论:BPPV患者骨密度值低于正常对照组,骨密度下降发生率较高,同时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女性尤其明显。
-
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北京市仁和医院; 公共卫生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