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纬高原区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作者:李贵勇; 刘玉文; 袁江华; 夏琼梅; 龙瑞平; 杨从党
来源: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0(04): 560-565.
DOI:10.16211/j.issn.1004-390X(n).2015.04.012

摘要

在低纬高原生态条件下,2010年以8个头季稻高产水稻品种进行再生稻高产品种筛选,2011年对产量最高的品种进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2012—2013年对栽培技术进行集成。结果表明:再生稻平均产量为4.19 t/hm2,是头季稻的37.08%。再生稻结实率、千粒重变异较小,颖花量、有效穗、穗粒数变异较大。颖花量多的品种产量较高,其中,‘宜优673’的颖花量最高,达2.12×104/m2,其产量为4.70 t/hm2。提高再生稻产量的关键是提高其有效穗,而提高再生稻有效穗的关键是提高腋芽萌发率和存活率,以多穗保总粒数,产量才能增加。高产主要技术是头季齐穗后15 d和收获后23 d分别施用97.5 kg/hm2的促芽肥和促粒肥,留桩高度30 cm。集成再生稻高产技术"百亩示范片"平均产量为4.25 t/hm2,创造了低纬高原区再生稻的最高产纪录。

  • 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