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光绪五年夏,山西省持续数年的大旱灾情有所缓和,赈务也由赈济转为善后。与灾害中的赈济不同,善后的重心在于恢复生产、重建防灾备荒体系等长效措施。这些措施不仅耗费大,且在灾后环境下投入风险高、见效慢。因此,灾害的持续消耗之后,善后经费不仅筹措困难、来源复杂,更棘手的问题是如何稳妥有效地分配与使用。山西省在扶持垦荒和买谷还仓之间的调整与变动,体现了地方政府在善后经费使用上的谨慎态度。最终,来源稳定的部拨款使用在风险较小的买谷还仓上,而本应为善后首务的扶持垦荒,因散发风险较大,以地方筹措的赈济余款与善后款为主要来源。这种分配决定了山西灾后重建的基本格局。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