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地区优良造林树种幼龄林固碳潜力评价

作者:纪燕玲; 朱晓武; 吴悦宏; 肖泽鑫; 柳泽鑫
来源:福建林业科技, 2021, 48(03): 14-18.
DOI:10.13428/j.cnki.fjlk.2021.03.003

摘要

于2017—2019年,在汕头市潮南区陇田镇崎汀山对碳汇试验林(樟树、台湾相思、木麻黄、水翁、山杜英、秋枫、中华楠、红锥、米老排)的苗木生长量(树高、地径、冠幅)及9个树种的叶、干、枝、皮4个器官的含碳量进行测定,依据9个树种的地上部分(叶、干、枝、皮)生长量和碳含量2类指标构建树种固碳潜力的评价指标和评分标准,筛选固碳潜力较好的树种。结果表明:树种生长量表现较好的有木麻黄和台湾相思,表现较差的有樟树;不同树种间碳含量及同一树种不同器官的碳含量均表现一定程度的差异,不同器官的碳含量变化范围为:416.45~565.40 g·kg-1,地上部分平均碳含量大小排序为:中华楠>台湾相思>樟树>米老排>木麻黄>红锥>秋枫>山杜英>水翁。初步筛选出生长初期固碳潜力较好的树种是木麻黄、台湾相思、中华楠,其次是米老排、红锥、水翁、山杜英,秋枫、樟树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