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从焦亡角度探讨补肾止颤方保护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大鼠中脑黑质区神经元的作用以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补肾止颤方低(15g·kg-1)、中(30g·kg-1)、高(60g·kg-1)剂量组,美多芭组(0.2g·kg-1)。除正常组外,余各组予背部皮下注射蛋白酶体抑制因子I(ProteasomeinhibitorsI,PSI)溶液构建慢性PD模型。模型组与正常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余各组予对应药物剂量灌胃,连续干预3周。采用行为学观察爬杆试验评估各组大鼠行为学改变,予透射电镜观察大鼠中脑黑质区神经元细胞结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QuantitativePCR,RT-qPCR)检测大鼠中脑黑质区miR-296-5P及GasderminD(GSDMD)蛋白、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hydroxylase,TH)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测定miR-296-5p与GSDMD上的靶向调控作用。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余各组大鼠出现自主活动减少、全身不自主震颤、行走迟缓等症状,悬挂试验评分下降(P<0.05);电镜下可见神经元细胞呈不同程度的水肿,部分细胞膜结构模糊,细胞核不规则形,细胞中α-syn、Caspase-1、IL-1β、GSDMD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TH及miR-296-5p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对比,补肾止颤方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全身不自主震颤、行走迟缓等症状改善,悬挂试验评分升高(P<0.05),细胞水肿减轻,细胞中α-syn、Caspase-1、IL-1β、GSDMDmRNA表达呈不同程度下降(P<0.05),TH及miR-296-5p表达水平升高(P<0.05),以补肾止颤方高剂量组改变显著;荧光素酶报告显示miR-296-5p可靶向调控GSDMD的表达。结论 补肾止颤方能改善PD大鼠的运动协调能力及受损的神经元细胞,其机制可能与调控miR-296-5p/GSDMD通路,下调Caspase-1蛋白及炎性因子水平,减轻神经炎症反应,从而抑制PD大鼠神经元细胞焦亡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