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抗性的影响,为防治水稻细条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水稻细条病抗性近等基因系K9、感性近等基因系G9为材料,在分蘖期对K9和G9植株喷施0.1 mmol/L MeJA,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分别在MeJA处理后0、12、24、48、72 h接种水稻细条病菌,调查发病情况。进一步研究喷施MeJA 48 h后,在K9和G9植株上接种细条病菌后0、6、12、24、48 h激素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K9植株在喷施MeJA后0、24、48、72 h接种水稻细条病菌的叶片病斑长度显著短于对照;G9植株在喷施MeJA后0、12 h接种水稻细条病菌的叶片病斑长度显著长于对照,而在喷施MeJA后72 h接种的叶片病斑长度显著短于对照。喷施MeJA后48 h接种细条病菌,K9植株中的茉莉酸途径相关基因LOX2和AOS2、病程相关基因PR10的相对表达量较对照上调,水杨酸途径相关基因PAD4和PAL、乙烯途径相关基因EIN2和ERF70、病程相关基因PR1a的相对表达量较对照下调;G9植株中的茉莉酸途径相关基因LOX2和AOS2、水杨酸途径相关基因PAD4和PAL、病程相关基因PR1a和PR10的相对表达量较对照上调,乙烯途径相关基因EIN2的相对表达量较对照下调。【结论】外源茉莉酸甲酯影响抗、感性近等基因系对细条病的抗性,随MeJA处理后接种时间点的不同,抗、感近等基因系对细条病菌的抗性反应不同。外源茉莉酸甲酯通过诱导茉莉酸、水杨酸和乙烯途径相关基因和病程相关基因的表达,参与对细条病侵染的防御反应。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