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中山地区儿童脑脊液分离培养的不同病原体构成和临床特征,为临床对儿童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PM)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至2020年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市博爱医院住院的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且脑脊液培养阳性的7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病原体培养和鉴定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分析患儿一般资料、脑脊液和血液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临床转归情况。结果 70例患儿检出70株病原菌,以革兰氏阳性球菌为主(52/70,74.3%),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最为多见(19/70,27.1%);革兰氏阴性杆菌18株(18/70,25.7%),主要为大肠埃希菌(9/70,12.9%)。75.7%的菌株分离均来自1岁以内的患儿。新生儿组和婴儿组分离的主要病原菌均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儿童组分离的病原菌主要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脑膜炎外周血CRP、PCT以及脑脊液蛋白、白细胞计数异常的比例分别为92.9%、70.0%、87.1%、78.6%。其中,肺炎链球菌脑脊液培养阳性患儿的外周血CRP水平中位数为149.59(50.69~194.26)mg/L,脑脊液蛋白水平中位数为2613.00(1420.00~3075.00)mg/L,两者均明显高于其他病原菌感染组外周血CRP水平[39.27(5.50~100.17)mg/L]和脑脊液蛋白水平[1113.00(606.50~1783.00)mg/L]。共有29例患儿出现并发症(29/70,41.4%),并发症总频数为46例次。脑室扩张(15例)最为常见,其次为脑积水(11例)和硬膜下积液(10例)。出现并发症的病例主要集中在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7例)、无乳链球菌(7例)、肺炎链球菌(6例)脑脊液培养阳性患儿,最容易出现并发症的是无乳链球菌(7/7,100%)和肺炎链球菌(6/10,60%)感染。患儿积极治疗后达到治愈标准有31例,好转22例,未愈16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为75.7%。结论儿童化脓性脑膜炎主要发生在1岁以内的患儿,致病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各病原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及并发症特点不同,肺炎链球菌感染的患儿外周血CRP和脑脊液蛋白较高,无乳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感染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较大,应及早诊断,及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避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