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本调查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探索初中生积极心理资本的现状和特点,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的方向和实践方法。方法 2021年3月使用积极心理资本量表,通过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广东一所初中学校共1 438例学生进行测评。结果 通过描述统计,发现初中生积极心理资本总体水平均分为4.27,其中希望的均分最高(4.50),自我效能的均分最低(3.98);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积极心理资本总均分、自我效能均分、韧性均分、希望均分和乐观均分均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F=5.452,P<0.01;F=4.588,P<0.05;F=3.076,P<0.05;F=8.310,P<0.001;F=3.114,P<0.05)。进一步事后检验,发现初二年级学生在自我效能和希望维度上的均分都显著低于初一和初三年级,初二年级积极心理资本总体水平显著低于初一年级,初二年级的乐观水平显著低于初三年级;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初中男生的积极心理资本总均分、自我效能均分、韧性均分和乐观均分均显著高于女生(t=5.541,P<0.001;t=5.092,P<0.001;t=8.942,P<0.001;t=2.044,P<0.05)。结论 初中生积极心理资本水平良好,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今后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中需重点加强初二年级和初中女生群体的积极心理资本提升,特别是初二年级学生的自我效能、希望和乐观水平,以及初中女生的自我效能和韧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