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患者的血浆维生素水平与结石成分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在本院收治的上尿路结石患者(结石组, 320例)和同期非尿路结石患者(对照组, 90例)的临床资料, 再将结石组分为感染性结石组(80例)和非感染性结石组(240例), 并将结石组患者按结石成分分为磷酸盐结石组(162例)、草酸盐结石组(106例)、尿酸盐结石(29例)和碳酸钙结石组(20例)、磷酸镁铵(2例)和胱氨酸结石(1例)。记录所有患者的血浆维生素水平, 同时收集并分析患者术后的结石成分, 分析两组的维生素水平差异和引起上尿路结石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结石组中占比最大的是磷酸钙结石, 其次是草酸钙结石, 占比最小的是胱氨酸结石。结石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浆维生素A、维生素B1(2、6、9、12)、维生素C、维生素D及维生素E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感染性结石组和非感染性结石组的上述血浆维生素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 磷酸盐、草酸盐、尿酸盐和碳酸钙结石组患者中的血浆维生素B2(6、12)、维生素C、维生素D及维生素E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但维生素B1、维生素B9、维生素A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碳酸钙结石组患者的血浆维生素A较其他组升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尿酸结石组中的维生素B1、维生素B9水平低于草酸钙结石组、磷酸钙结石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石组的血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 尿酸结石组的血尿酸升高最明显。维生素B1与血尿酸水平存在相关性(r=-0.878, P<0.05)。结论碳酸钙结石患者的血浆维生素A升高, 尿酸结石患者的血浆维生素B1、维生素B9降低, 调整患者维生素水平可能有助于降低特定结石的形成风险。
-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