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M(Ig M)、免疫球蛋白G(Ig G)、补体C3(C3)、补体C4(C4)]的变化,及其与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等炎症指标,尿酸(UA)、D-二聚体(DD)等指标的相关性,并探讨运用中医药疗法干预痛风性关节炎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2012年5月至2018年12月痛风性关节炎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实验室指标、实验室指标相关性分析等进行数据挖掘。采用SPSS Clementine 17.0软件Aprior模块分析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免疫指标(Ig A、Ig G、C3、C4)与中药的关联程度。结果:(1)实验室指标显示,中医药干预后,Ig A、Ig M、Ig G、C3、C4、UA、DD指标均有所降低,Ig M有所上升。(2)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g A、C3、C4与UA呈正相关,C3、C4与ESR呈正相关,Ig A、C3与WBC呈正相关,C3与CRP呈负相关,与其他指标无相关性(P> 0.05)。(3)中药使用频次分析,使用频次最高的前4类药物为健脾化湿药、清热解毒药、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4)关联结果分析显示,与免疫指标下降关联较高的中药组合为陈皮-泽泻、蒲公英-泽泻、泽兰-蒲公英,其提升度均> 1。结论: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免疫指标的变化,主要表现为C3、C4上升,与UA、炎症指标具有一定相关性。中医药干预疗法主以清热解毒、健脾利湿。可有效降低机体免疫指标水平,减少UA生成,促进UA排泄,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