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是指通过开展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建立与管理,结合自然保护地以外其他有效的基于区域的保护措施(other effective area-based conservation measures,OECMs),从而实现物种种群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以及保障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的目标。就地保护是实现202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最为重要的措施之一。本文从自然保护地数量与面积、代表性、有效性,以及其他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措施等方面,整理和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的相关报道。总体来看,我国基本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与管理体系,实施了各项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措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自然保护地的面积和数量均呈现上升趋势,已覆盖陆域国土面积的18%,对一些重要生态系统及重点保护物种的保护取得了一定成效。正在建设的10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提升了部分重点物种的保护连通性。自然保护区总体管理状况相对较好,保护了90%以上的哺乳动物和97%的兰科植物。此外,其他有效的基于区域的保护措施亦为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贡献了民间力量。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照《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中对"加强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各项要求,分析总结了当前我国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仍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自然保护地整体保护能力仍有待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仍然存在保护空缺;自然保护区管理质量有待提升;缺乏公共协商机制;自然保护地以外的其他就地保护工作仍在探索阶段等。在此基础上,对将来我国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提出了进一步建议与展望:(1)制定更为具体和量化的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目标;(2)加大力度减少物种受威胁程度,特别是受关注较少的物种;(3)以保障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为目标,提升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的系统性与整体性;(4)加强自然保护地以外的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5)完善长期监测体系,为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成效评估提供数据支撑。本文可为"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特别是就地保护目标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参考。
-
单位国家环境保护区域生态过程与功能评估重点实验室;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