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抗战时期,大后方许多省份都像贵州一样,缺乏统一有效的货币市场管理体系,对此,国民政府决定直接干预市场,依托法律与专门机构,完成了一套自上而下的管制制度设计。战时国民政府的金融管制路径经历了由币制改革到法制改革再到机构改革的变迁过程,但大后方经济的发展并非一个统一步调的整体,对此,贵州省政府与中央的派署机构相互配合,实行双轨并行的管制方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政策的朝令夕改使得政府对通货市场的掌控愈发困难,加之各机构内部的人事监管不完善,在国际环境与战争的影响下,国民政府无法从根本上遏制金融市场争抢私利、暗自投机的行为,且这种局面在抗战后期日益严重。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