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多学科合作模式的生理调控、心理调节、音乐调理(PPM)干预措施(基于产科),治疗孕妇心理问题诱发的躯体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4月,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广州市越秀区妇幼保健院、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及天津市河北区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孕产妇心身健康门诊,进行产前检查的10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采取抽签方式进行随机抽样,将受试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传统健康教育基础上应用PPM干预措施治疗,对照组仅进行传统健康教育。治疗3周后,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孕妇治疗后主诉躯体功能障碍主要症状变化、自主神经系统(VNS)功能状态变化及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值差异。两组受试者治疗前VNS功能状态均为紊乱,且两组孕妇年龄、学历、职业、产妇类型及孕龄构成比,以及治疗前HAMA评分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上述各医疗单位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其伦理委员会批准,征得受试对象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1观察组孕妇治疗后,多梦、易醒、入睡困难、尿频、恶心、呕吐、便秘、胃胀、胸闷、心悸、口干及肌肉酸痛12项躯体功能障碍主要症状,均较对照组孕妇有显著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孕妇治疗后,VNS功能状态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704,P=0.000),观察组孕妇VNS功能状态主要为平衡状态,而对照组孕妇仍主要为紊乱状态。3观察组孕妇治疗后HAMA评分值[(1.9±1.2)分]较对照组[(9.8±2.5)分]显著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490,P=0.000)。结论应用多学科合作模式的PPM干预措施(基于产科)治疗孕妇由心理问题诱发的躯体功能障碍,疗效显著;同时对焦虑、抑郁亦起到治疗作用。
-
单位唐都医院; 第四军医大学; 北京军区总医院; 烟台市烟台山医院; 广州市越秀区妇幼保健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