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611岁小学生忽视评价常模的研制

作者:潘建平; 杨武悦; 陈晶琦; 席卫平; 张慧颖; 彭玉林; 古桂雄; 张雅琴; 钟朝晖; 焦锋; 秦锐; 李骏; 褚英; 杨建平; 王维清; 马乐; 滕红; 高引莉; 应艳红; 武万良; 杨文娟; 刘婷
来源: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4, 48(06): 476-483.
DOI:10.3760/cma.j.issn.0253-9624.2014.06.011

摘要

目的研制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小学生忽视评价常模。方法根据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原则,从全国7个省、2个直辖市共计28个县中抽取农村小学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调查问卷是自行设计、多次预试验修订并经专家评审后确定的。两种忽视评价问卷(68、911岁)分别获得有效样本2792名和3 070名,共计5 862名。经过项目分析、因素分析、信度与效度分析确定常模量表并检验其可靠性与稳定性,采用百分位数法确定量表的评价标准,最终完成常模研制。结果两种常模量表最终保留题项数分别为69、58个,均包含身体、情感、医疗、教育、安全和社会6个忽视层面。两组均进行了4次因素分析,信度检验结果显示,两种量表的因素负荷量分别在0.2900.700和0.2760.729之间,Cronbach’α值分别为0.924、0.929,折半系数分别为0.891、0.904,其重测信度分别为0.559、0.8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68岁组医疗忽视层面的重测信度无统计学意义,但非常接近界值点(P=0.054);外部效度检验结果显示,两种量表均能客观反映受试对象受忽视的状况(P<0.05),但是被试者对忽视的主观感受与客观评价不够一致。68岁与911岁忽视量表判断受试儿童是否受到忽视的界值点分别为159、137分;经调整后分别为160、135分。结论本研究开发的两种常模量表均具有良好的鉴别力、信度、效度和稳定性,在此基础上研制的常模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小学生忽视评价常模。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