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二至五年级小学生识字量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曾金彩; 马静文; 蔡蕾; 范晓萱; 吴雨佳; 孙涛; 李秀红*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2019, 40(10): 1453-1456.
DOI:10.16835/j.cnki.1000-9817.2019.10.004

摘要

目的了解广州市二至五年级小学生识字量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儿童认知能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广州市5所小学二至五年级1 661名小学生进行调查,采用自编问卷了解人口学资料,采用小学生标准识字量测试评估被试识字量水平,采用学习障碍筛查量表(Pupil Rating Scale Revised Screening for Learning Disabilities, PRS)评估被试的认知特征。结果广州市二至五年级小学生平均识字量分别为(1 159±295)(1 919±394)(2 599±365)(2 947±303)个,均高于识字量常模(t值分别为12.97,10.94,10.10,15.72,P值均<0.01),三至五年级均达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要求,二年级偏低。单因素分析发现,性别、学前阅读经验、父母文化程度不同,学龄儿童的识字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年级、学前阅读经验、父亲文化程度、语言因素、社会行为与男生的识字量呈正相关(β值分别为607.04,109.89,27.14,27.21,16.03,P值均<0.05),年级、听觉理解和记忆、语言因素与女生识字量呈正相关(β值分别为603.53,29.39,16.74,P值均<0.05);时间与方位判断与男生和女生的识字量均呈负相关(β值分别为-18.95,-21.93,P值均<0.05)。结论广州市三至五年级小学生识字量水平达国家课程识字量要求,二年级识字量水平偏低;识字量与年级、学前阅读经验、父亲文化程度等一般情况和认知特征有关。识字教育应对男女童区分对待。

  • 单位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