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文献调查与思考

作者:张鸿慧; 骆文香*; 赖学俊; 崔向华; 孙超; 王爱丽; 石丽芳; 杨秀兰; 刘婕娜; 张坚
来源:中华全科医学, 2018, 16(10): 1740-1744.
DOI: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0474

摘要

目的了解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现状。方法在"万方数据"中,逐条下载、学习关于CSP所有中文文章,按"发表时间"所在年度、"作者单位"所在省/直辖市和所在医院等级、相关合并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万方数据中关于CSP的文献共4 784篇,共计138 188病例,最早发表于1999年,按"发表时间"所在年度进行统计,随着年度增长,无论是文献数还是病例数,其构成比均呈逐年迅速增加趋势。(2)"作者单位"所涉及的省/直辖市共有30个,占88.24%。"作者单位"前5位省份是河南、广东、江苏、浙江和湖北省,最后5位是黑龙江、海南、宁夏、甘肃和青海省。(3)按"作者单位"所在医院级别进行统计,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计划生育指导服务站等其他医疗单位及无法考查"作者单位"所在医院级别或未记录"作者单位"的文献数分别占59.39%、31.00%、2.72%、1.44%及5.45%,病例数分别占59.68%、31.35%、2.74%、1.22%及5.01%。结论提高CSP认识,控制剖宫产率,特别是减少社会因素剖宫产,提高产科质量与手术质量,注重剖宫产术中"子宫切口处理模式",进行前瞻性、大样本、多角度、多中心的临床观察和研究,以期找到CSP病因或危险因素,避免或减少CSP的发生,避免发生医源性并发症与医疗纠纷,提高广大育龄妇女的身体、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是产科医师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 单位
    玉溪市中医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