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柴达木盆地北缘为青海省主要成矿区之一,前期在该区域发现的金属矿产以金为主,野骆驼泉地区钴矿化线索的发现,是该区地质找矿的又一大突破。本文在充分研究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对区内各地质体含矿性进行了研究,确定野骆驼泉地区主要含钴地质体均为破碎带。通过对在破碎带内不同地质单元中采集的含矿指数化验结果分析对比显示,确定了元素的轴向分带序列和不同部位的含钴特性,总结出蚀变破碎带含钴具有由南向北逐渐升高、自地表向深部逐渐变富的趋势。结合成矿事实及其规律性进行了控矿条件、找矿标志总结和成矿潜力分析讨论。认为蚀变破碎带为该区主要的含钴地质体且找钴潜力巨大,提出加强对蚀变破碎带深部的调查研究,是今后找矿工作的主要任务。本文拟通过对前期取得的有限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初步确定该区的成矿潜力和找矿方向,为今后在该区寻找钴矿,提供可靠的资料信息。
-
单位青海省柴达木综合地质矿产勘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