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绿化树种树附生苔藓节肢动物群落特征

作者:杨大星; 董逸夕; 李灿*
来源: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3, 42(05): 15-23.
DOI:10.15958/j.cnki.sdnyswxb.2023.05.003

摘要

为掌握绿化树种变化对树附生苔藓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的影响,采用干漏斗法(Tullgren法)于2018年7月、9月至12月和2019年8月对响叶杨(Populus adenopoda)、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和日本晚樱(Prunus serrulata var.lannesiana)树附生苔藓节肢动物进行了调查。本研究共获得附生苔藓节肢动物2276只,隶属5纲14目62科,优势类群为半翅目(Hemiptera)、单翼甲螨科(Haplozetidae)和棘跳科(Onychiuridae)。主成分(PCA)分析表明不同绿化树种间树附生苔藓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差异较小。香樟和响叶杨树附生苔藓节肢动物群落类群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显著高于日本晚樱(P<0.05),但不同树种间树附生苔藓节肢动物密度无显著差异。香樟和日本晚樱树附生苔藓节肢动物类群数、密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月份间差异显著(P<0.05),而响叶杨树附生苔藓节肢动物类群数、密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月份变化不明显。相关性分析显示,月均温、月相对湿度、月日照时数和月降水量与树附生苔藓节肢动物类群数、密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无显著相关性。结果说明树附生苔藓节肢动物多样性比密度和群落组成对树种变化更敏感。

  • 单位
    贵阳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