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渭南地区旱涝灾害的多尺度变化特征

作者:郁耀闯; 徐秋月; 王长燕*; 龚兰兰; 王林刚; 任媛媛; 侯英
来源:灌溉排水学报, 2021, 40(07): 130-137.
DOI:10.13522/j.cnki.ggps.2020620

摘要

【目的】为揭示明清时期渭南地区旱涝灾害的发生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等历史文献资料,采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等方法研究了明清时期渭南地区旱涝灾害的多尺度变化特征。【结果】明清时期渭南地区旱涝灾害总体上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再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并在时间尺度上存在着显著的2~5 a的年际和准10 a、准18 a、准27 a、准52 a、准84 a的年代际,以及100 a尺度的世纪周期,分别与厄尔尼诺的2~5 a周期、太阳活动的准10 a、准50 a和世纪周期以及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20~30 a变化周期相对应;交叉小波功率谱和交叉小波凝聚谱分析表明,渭南地区的旱涝灾害与太阳活动、厄尔尼诺和太平洋年代际震荡之间具有较好的共振周期。【结论】明清时期渭南地区旱涝灾害具有显著的多尺度变化特征,该变化特征可能与太阳活动、厄尔尼诺和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存在着密切关系。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