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山茱萸总甙治疗IgA肾病(IgAN)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IgAN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山茱萸总甙高剂量组、山茱萸总甙低剂量组。采用口服牛血清清蛋白(BSA)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l4)、蓖麻油和尾静脉注射脂多糖(LPS)方法建立IgAN大鼠模型。观察给药10周后大鼠各时相尿红细胞计数、24 h尿蛋白定量(24 h-UTP)变化,造模成功后地塞米松组、山茱萸总甙组再给药8周,然后检测不同组大鼠尿液、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及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IgAN模型组相比,18周末各组大鼠24 h-UTP均有所下降,其中山茱萸总甙高剂量组下降最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8±3.2) mg/24 h比(35.2±5.6)mg/24 h,t=10.511,P=0.000];山茱萸总甙高剂量组尿红细胞计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8.2±41.8)个/μL比(683.8±24.6)个/μL,t=10.909,P=0.000];地塞米松组尿中红细胞计数有轻微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 014,P=0.06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gAN模型组大鼠尿液、血清中IL-18、TGF-β1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与IgAN模型组比较,山茱萸总甙高剂量组大鼠尿液、血清中IL-18、TGF-β1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肾组织病理变化与IgAN模型组相比,山茱萸总甙高剂量组在M1T1/2上,所占比例明显减少。结论山茱萸总甙延缓肾损害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IL-18、TGF-β1的表达、减轻肾组织IgA沉积有关,山茱萸总甙可以抑制大鼠肾系膜细胞增生、肾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等,对IgAN大鼠有一定程度的治疗作用。

  • 单位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