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极速脉搏波技术在定量评估早期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戴萍; 朱正球; 高慧; 王银萍; 刘福明; 邹冲; 黄辉*
来源: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1, 7(11): 1323-1328.
DOI:10.19418/j.cnki.issn2096-0646.2021.11.12

摘要

目的 探讨超极速脉搏波(ufPWV)技术在定量评估早期动脉粥样硬化(A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3月至2020年9月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44例门诊体检者的临床资料。利用ufPWV技术检测颈总动脉收缩起始脉搏波速度(PWV-BS)、颈总动脉收缩末期脉搏波速度(PWV-ES)、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将门诊体检者分别以性别、CIMT分组(CIMT<0.050 cm组、CIMT≥0.050 cm组),对各项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男性、女性中,PWV-ES、CIMT及PWV-BS均与年龄呈正相关;在男性中,PWV-ES与年龄的相关性最高;女性中,CIMT和PWV-ES与年龄的相关性类似,PWV-BS与年龄的相关性最低。应用CIMT≥0.050 cm作为增厚阈值,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CIMT≥0.050 cm的人群比例逐渐增高。不同性别及不同CIMT分组间的PWV-BS、PWV-E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的PWV-BS、PWV-ES与CIMT增厚均有关(P<0.05),但校正年龄之后,该预测价值立即消失(P>0.05),而女性的PWV-BS、PWV-ES与CIMT增厚均无关(P>0.05)。结论 ufPWV技术中的参数PWV-ES可作为早期AS评估的有效预测指标,其预测价值独立于除年龄以外的多种危险因素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