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处理方法对水稻种传干尖线虫控制的影响

作者:杨芳; 谢家廉; 潘存红; 季红娟; 李少军; 彭云良*; 姬红丽*
来源:西南农业学报, 2021, 34(06): 1229-1233.
DOI:10.16213/j.cnki.scjas.2021.6.014

摘要

【目的】本文研究了减少水稻种子繁殖和生产过程传播干尖线虫病风险的方法。【方法】室内试验3种常用杀线剂对离体及种子内干尖线虫的杀灭作用,并通过大田试验评价了温汤浸种、药剂浸种、干热处理等种子处理方法对下代百粒种子带虫量的影响。【结果】噻唑膦对离体及种子内干尖线虫杀虫效果均能达到90%以上;温汤浸种、噻唑膦浸种和干热处理均能显著降低下代水稻种子的带虫量,其中温汤浸种和噻唑膦浸种处理种子的植株繁殖种子的百粒虫量均低于1头,干热处理的平均百粒虫量低于10头,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种子植株繁殖种子的平均百粒虫量(65.22头)。【结论】种子处理是高效防治水稻干尖线虫的方法,不同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来防治水稻种传干尖线虫。

  • 单位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农业部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