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1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姜丹书编纂的《美术史》,由此开启了民国西洋美术史译介的热潮,尤其在1928年—1938年间出现了井喷式的编译出版高峰,直至1949年,公开发表/出版各类西洋美术史论著61部,满足了国人对西学新知和"美术史"这一新鲜学科概念的好奇与渴求。这一时期以编写、译述欧美及日本学者的同类论著为主要生产方式,因而多数"西洋美术史"具有复杂的文化"混血"品格,留存了中西文化交流互动的历史痕迹。本文搜集整理了1917年—1927年的相关著作和主要信息,透过翻译文化学派的理论视角,从文化社会背景、译介赞助人/出版机构和目的、成书方式、目标受众、源文本和译介人构成等方面,对这一阶段西洋美术史论著的译介和出版状况进行了概要分析。
-
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