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应对捕食压力,许多生物演化出特异性的反捕食响应以降低被捕食风险。单巢纲的部分轮虫可通过改变形态、行为及生活史等特征产生反捕食响应。研究表明多种轮虫通过母体效应可产生较强的形态防御响应,但通过母体效应诱导能否产生行为响应仍然未知。本文以萼花臂尾轮虫为例,研究其反捕食漂浮行为响应是否具有母体效应。通过控制轮虫母体在捕食者诱导液中的暴露时间以及带卵状态,收集母体产生的后代,再将这些后代再次用捕食者诱导液处理,观察漂浮行为及形态特征。本研究发现:暴露于捕食者诱导液诱导较长时间的母体产生的后代个体,当再次暴露于捕食者诱导液时,其产生的行为响应强于没有母体暴露经历的后代;母体暴露时间越长,后代形态和行为响应均更加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