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起源部位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特征。方法 选择2018年2月—2020年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收治的频发室性早搏须行射频消融术的患者221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比较不同起源部位肢体导联R波振幅、R波时限、QS波振幅、QS波时限以及V1导联S波时限。结果 起源部位为主动脉-二尖瓣连接处(aortomitral continuity,AMC)的有16例,希氏束旁(His旁)有9例,左冠窦(left coronary cusp, LCC)有19例,右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RVOT)有129例,右冠窦(right coronary cusp, RCC)有4例,其他部位有44例。根据起源部位分组,各组间肢体导联QRS波时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波振幅方面,RVOT组Ⅰ导联(0.60±0.26)mV、RCC组Ⅰ导联(0.60±0.26)mV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C组Ⅲ导联(2.05±0.50)mV、LCC组Ⅲ导联(2.01±0.45)mV及AMC组Ⅲ/Ⅱ比值(1.06±0.13)、LCC组Ⅲ/Ⅱ比值(1.08±0.12)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波时限方面,His旁Ⅰ导联(116±15)ms、RVOT组Ⅰ导联(115±10)ms和RCC组Ⅰ导联(120±13)ms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S波振幅及时限方面,AMC组aVL导联振幅(1.23±0.25)mV、时限(120±20)ms、aVL/aVR振幅比值(1.40±0.45)及LCC组aVL导联振幅(1.20±0.24)mV、时限(128±18)ms、aVL/aVR振幅比值(1.31±0.35)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C组V1导联S波时限(55±19)ms和LCC组V1导联S波时限(58±18)ms低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中有1例患者因消融靶点距左冠脉开口过近(<5 mm)而未手术,其余手术均成功,门诊平均随访(13±6)个月,均无明显并发症,无复发。结论 频发室性早搏射频消融术时要对心电图特征加以辨别,不同的室性早搏的起源部位不同,其心电图特征不同。

  • 单位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